上市公司“靠江护江” 绿水青山诠释巨变
发布:2020-1-10 |浏览:2414

中国证券报今日讯:四年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绿意盎然的道路。


四年过去,长江经济带在绿色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其发展理念已经从“靠江吃江”往“靠江护江”转变。长江经济带千余家上市公司纷纷开启绿色发展之路,一辆“环保号”绿色发展列车正在黄金水道边疾驰。


绿色政策相继出台


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引导下,“绿色发展”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并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上至国家各部委,下至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绿色政策陆续出台,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地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出多项举措,例如,强化标准引领,制定修订部分标准,使之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部将配合财政部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同时研究环境权益、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23日,一部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法律——长江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长江保护法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法和特别法,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长江经济带11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比如,2018年8月,湖北省发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总共涉及58个重大事项,9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包括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等。


上市公司积极参与


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要求融入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过程,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身处湖北宜昌的上市公司为例。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宜昌各产业领域。


化工是宜昌第一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规模占湖北省石化行业的三分之一,占宜昌市工业比重的三分之一,曾为当地经济作出重要贡献,但对长江生态环境危害严重。


2016年以来,宜昌市意识到“化工围江”对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性,制定了化工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对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实施“关、转、搬”。作为“氮肥第一股”的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也以实际行动在保护长江。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强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年来公司一直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保护长江行动。公司在2016年-2018年在长江沿线1公里内退出了合成氨产能30万吨、尿素产能65万吨、电石产能20万吨。另外,在宜昌市政府规划的新化工工业园区之内,耗资约5亿元投建了光引发剂和TMP项目。


在文旅交通领域,宜昌交运作为一家湖北省道路运输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目前拥有长江干线宜昌港、茅坪港、太平溪港、归州码头、三斗坪码头、黄陵庙码头、黄柏河码头7个旅游客运码头的管辖权和一个在建港口三峡游轮中心。


宜昌交运董事长江永介绍,针对码头停靠船舶燃油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2018年公司开始了岸电设施建设工作。目前,秭归茅坪港和太平溪港的岸电工程全部建设完毕,其它港口正在建设中。


“以公司所辖船舶为例,接上岸电后平均每艘船每年可降低燃油能耗约70吨。除了减少燃油能耗、节约成本外,平均每小时还能减排二氧化碳约110千克。”江永说,“同时,公司正在与长江电力合作,打造纯电动游轮,不久后大家就可以坐着更加绿色环保的纯电动新型游轮游览三峡了。”


在环境保护领域,上市公司启迪环境水务板块在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启迪环境董事长文辉介绍,启迪环境水务板块拥有FBC技术、海卓水力旋流技术、生态反应链工艺、纤维转盘滤池设备和多维电化污水深度除磷技术等多项国内外顶尖水处理技术。截至目前,处理规模近400万吨,其中长江流域水处理规模占水务项目总规模的76.12%,项目遍布长江流域,分布于云南、湖北、江苏等省的20个县市,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


“除水务项目外,启迪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推进长江保护,就长江经济带所覆盖区域投资建设了7个项目,其中包括洪湖项目、宜昌危废项目等。”文辉说,“同时,公司与三峡资本、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方将完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使命,全面参与实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修复及改善工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可循环发展贡献力量。”


治理效果逐步显现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日前介绍,水利部以超常规的手段、超常规的措施、超常规的成效,来抓好长江岸线清理整治,确保取得实效。截至2019年11月30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规模以上河湖排查出的“四乱”问题共12589个,已经完成整改销号12507个,销号率达99.3%。一些河湖已经逐步呈现干净整洁的面貌。


一位环评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已经从原来的重审批转向重监管。“原来园区、企业项目在审批完成后,没有有效的监管手段,对于环保验收方面也不算严格。从2017年起,这方面的监管就越来越严格了,逐渐转向园区及区域规划环评这块来控制,园区逐步实行清单式管理,不符合园区规划的,特别是重污染的,就逐步清理。”


同时,该环评工作人员介绍,长江经济带上的省市县均制定“三线一单”,严格按照“三线一单”统筹管理;企业落实相关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排污许可证作为监管手段。同时,中央的督察力度逐步加大,对督察存在问题定期进行“回头看”。


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2.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劣五类比例为1.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水质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19年11月,中央有关部门累计安排1237亿元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精准支持力度加大,2019年1月至11月,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发放贷款3621亿元、1529亿元支持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